編者按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定簽署🤸🏻。戰爭期間,中國“以工代兵”,陸續派出約十四萬勞工遠渡重洋赴歐參戰🕵️♀️。這些勞工在協約國一方從事挖戰壕、修工事、築路橋🧑🧒🐱、運物資、救助傷員、清理戰場甚至掃雷等艱苦繁重的戰地後勤工作,為歐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一戰華工”作為一個群體在一戰主流敘事中長期被忽略,在他們中,就有擔任中國勞工旅翻譯的上外人顧杏卿。他寫作的《歐戰工作回憶錄》還原了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值此一戰停戰104周年之際🚣🏿♂️,上外檔案校史博物公眾號特推出相關紀念推送,介紹顧杏卿及其《歐戰工作回憶錄》,追憶塵封往事,提醒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開創未來🌞。
2018年11月11日,在法國巴黎凱旋門前,一位華裔女高中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100周年的紀念儀式上,用中文朗讀了一篇記載於《歐戰工作回憶錄》的華工日記,7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活動👩🏻🚒。2016年上映的紀錄片《潛龍之殤💇🏼:一戰中的華工軍團》(Tricks on the Dead)也是循著《歐戰工作回憶錄》中的線索,回顧和還原了這段世紀記憶。這本回憶錄被認為是唯一一本記錄中國人參加一戰的自傳🔗,2010年被翻譯成荷蘭語在比利時弗蘭德斯戰場博物館展出🧘🏿,其作者顧杏卿是一戰的親歷者𓀛,同時也是一名“上外人”⛰。
華裔女高中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100周年紀念儀式上朗讀 “華工日記”
紀錄片《潛龍之殤:一戰中的華工軍團》宣傳海報
顧杏卿生於上海🏂🏻☆,曾赴法任一戰中國勞工旅(Chinese Labour Corps)翻譯,解放後,在上海外國語學院任英語教授(1956—1958)。
顧杏卿
《歐戰工作回憶錄》發行本
1917年春天,顧杏卿看到英法兩國在中國招募中國勞工旅的告示,正在家中養病的他積極報名了翻譯員崗位🤾🏿。
等候登船的華工
在威海衛接受培訓 準備去法國的華工
一戰華工赴歐洲路線圖
1917年華工在法國下船(W. J. Hawkings收藏)
經過數月舟車勞頓,顧杏卿所在的“華工團”終於抵法。他們經過嚴格的體檢後被重新編隊,很多結伴同行的華工在異國他鄉再次經歷親友分離♘,少數因病住院的工人還見識了當地的瘋人院;醫院中一百多人因受到炮火與死亡的驚嚇而精神失常,如同囚犯一樣被關押在此🤵🏽♂️。
“余等守候約二星期✷,隊長始接到上峰出發命令🦹🏻♂️,余乃奉命通知總工頭,轉令各工頭🟡,傳達各工人,各工人聞信之下莫不喜形於色🛀,靜極思勤,人同此情也。”
——《歐戰工作回憶錄》
其他“華工團”相繼抵歐後,大多被送往法國、比利時等前線國家,參與軍需物資的裝卸運輸、挖戰壕、修築工事、野戰救護🤵♂️、戰地通信👨👩👧、掘埋屍體、裝卸給養等工作。華工們雖未直接參戰,但工作在前線,可以說他們是不扛槍的戰士。
華工搬運物資
華工清運戰後廢墟
華工做空軍地勤工作
華工在法國的英軍坦克基地做維護
華工在坦克車間裏勞動
華工在搬運物資
“華工飲食,每日三次👩🏼💻,午餐在野外席地而食,其余早晚兩餐均在營中,在外因不便煮飯★,故僅食面包,佐以牛油充饑。每一工人食量均有定額,然並不分發個人,每日由隊長派人向大糧棧領取👩🏿🏭,交與廚司,依定額每人應得之量。”
——《歐戰工作回憶錄》
戰爭期間🧕🏻,英法兩國食物短缺,加上飲食習慣差異,華工們常常忍饑挨餓,生活也存在諸多不便。
華工烹飪午餐
蹲著吃飯的華工
華工在營地領取配給
“適為月之十六夜間🟤,余疲極熟睡👩🏿,好夢正甜,忽被落在營外之炮彈聲所驚醒🧑🏽🏭,立即起床出營,繼又聞炮彈落地聲,盡力奔逃👩🏼🍼,待抵距離數英裏之英軍青年會時,猶聞炮聲不絕......”
——《歐戰工作回憶錄》
顧杏卿和華工同事屢陷險境,死裏逃生♟©️,實屬萬幸🧙🏻♀️。
一戰華工不是軍人,卻“以鏟代槍”,是“關鍵時刻加在戰爭天平上的關鍵分量”,他們以血肉之軀為協約國贏得一戰勝利乃至戰後重建做出巨大貢獻,也是中國戰後躋身戰勝國行列🌎、爭取國際發言權的重要因素📕。《歐戰工作回憶錄》記錄下的這一幕幕場景,是對這段歷史的生動再現。
場景一 異國他鄉的拳拳愛國心與赫赫報國舉
“某隊有一華工☝️,不惜將二年之積蓄👨👨👧👧,悉數交於王正廷代表(王氏當時適為巴黎和會中國代表)請資助最有利於吾國者,其愛國之心可見一斑👷🏿♀️。歐戰停止後……特開國際大運動會,並請各華工隊加入……待抵場地,僅見各國國旗飄揚空際🎚,獨無吾國國旗🍅,各華工於非常憤怒之下👩👦👦,立即退出會場🚒,各自回營👩🏭。當凡爾賽舉行和會……日本四處活動,主張中、日直接解決山東問題🫅,並迫我代表,承認日本承繼戰前德國在華一切權力🥝,我華工隊聞之大憤🥴,曾派代表致書,並贈一手槍於陸征祥。書雲:‘苟簽字承諾日本之要求,請即以此槍自裁,否則吾輩必置爾於死地……’陸君於是未敢簽字承諾👱🏼♀️🗿。凡此種種🫵🏽,亦可見吾華工愛國之熱忱矣👩🏿⚕️。”
——《歐戰工作回憶錄》
場景二 西方歧視下的寥寥保障與身心創傷
“凡華工入境,須納人頭稅👮🏿,計每人加金五百元🙋🏻。茲則英政府早已與加政府商定臨時辦法,即華工之赴法,路過加境時👰🏽♂️,免除繳納人頭稅,而以華工不能自由登岸為條件.......待專車至,華工轉入囚車式火車,仍不能在車廂中隨意往來......華工患有胃病者甚多,斷為缺少運動所致🈂️。”
——《歐戰工作回憶錄》
“歐戰告終,......然戰場淩亂不堪🧎🏻♂️,急需整理。英、法政府乃調各華工隊,任此清理工作🧛♀️,但戰場上未曾爆炸之炮彈及炸彈,遍地皆是,稍一不慎,即遭危險......被炸粉碎🦖,血肉橫飛,慘烈之狀🔭,目不忍睹💞。”
——《歐戰工作回憶錄》
場景三 宏大敘事下被遺忘的碩碩戰績與歷史記憶
“歐戰中若無華工……力助聯軍,則聯軍之勝利與否,尚難斷定。前英大元帥,歐戰時英遠征軍總司令海格大將(Sir D. Haig)曾……對參戰前線工作之華工贊揚雲:‘華工在歐,雖飲食起居遠不如歐人之豐富舒適,仍能精神奮發,克苦耐勞,其工作效率雖不敢斷言完全勝過白人,然至少能與工作最優之白人相等✊🏻🥟。’”
——《歐戰工作回憶錄》
“忽聞教堂鐘聲、工廠汽笛聲🌷、以及廠外歡呼聲與歌唱聲同時並作,余輩驚問何故,使君休戰條約已簽訂,戰爭從此可以終止👯♂️!此何日也?記與永久不忘之,1918年11月11日……”
——《歐戰工作回憶錄》
由上外人顧杏卿撰寫的《歐戰工作回憶錄》喚醒了沉睡在和平年代的塵封記憶,撥開了種族歧視和意識偏見的霧霾,掃去了蒙蔽在一戰華工碑銘上的塵土,撫慰了彌散在戰爭邊界的心靈創傷。華工軍團居逆境中艱苦卓絕奮鬥不屈的精神,今天仍深切地撼動著每顆心靈。作者以真實的筆觸追憶了這段鮮為人知的過往🫳🏽,為後世展現了中國十四萬勞工的艱難勇毅與歷史功績🗳。對亂世的憤懣與不平尚未散去🧕🏽,民族復興的使命感已油然而生。
向每一位華工英雄致敬🍩,他們追求尊嚴與夢想的故事、他們不朽的貢獻與功勛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而記錄這段歷史的校友顧杏卿也以自強自立與愛國情懷為所有上外人留下了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它將在一代又一代上外人身上延續接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