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P(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Partnership)雲端研學共同體是在耀世娱乐世界語言博物館與共青團耀世娱乐委員會支持下成立的本碩博一體化研學共同體。
本期雲端學術講壇邀請了浙江師範大學孔子學院專職教師、浙江師範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漢語國際教育領域博士生沈索超👉,講座題目為《我國華語研究:熱點與展望》,吸引了百余名學者參會,共同學習交流👨🏻🦽➡️🏏。
講 座 內 容
1 CiteSpace軟件介紹
講座開篇,沈索超簡要介紹了CiteSpace可視化文獻計量軟件↖️,指出研究人員可以利用該軟件快捷方便地對文獻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進而直觀地了解特定研究領域的歷史發展、核心文獻👼🏻、熱點主題和前沿方向🧈。
2 華語研究現狀
借助CiteSpace軟件🏗,沈索超對我國華語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可視化分析🪑。本研究將“華語”這一核心概念界定為“海外華人所使用的語言”,並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CSSCI)中檢索和篩選出符合要求的論文共498篇。
依托知識圖譜🥉,沈索超從歷史發展♎️、研究機構分布👠🈯️、學術期刊分布和熱點主題等多個維度全面介紹了1998年至2020年我國華語研究的基本情況。
就歷史發展而言,該領域的研究以2008年為節點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側重關註東南亞地區且總體發文量較少,後期研究範圍和主題逐漸拓展,成果數量也明顯增多。
目前🪕,開展華語研究的科研機構主要設立在以暨南大學、廈門大學為代表的國內高校和以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代表的東南亞高校💶。
在期刊分布方面🚶🏻♀️,華語研究的相關論文在教育綜合、中國語言文字、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等類別的學術期刊中均有發表🍰,而現有成果的熱點方向則可以歸納為華語本體研究、華文教學研究🤛🏻、全球華語研究、華語教材研究和華語社會使用研究五個方面。
沈索超指出,本研究的突出之處在於對華語研究知識基礎的分析。通過學術成果的共被引關系可以發現該領域的知識基礎存在明顯的學科聚合關系💳,一些學術成果分別構成了語言規劃🧷、華文教育👨👦🍬、語言生活、華語教學8️⃣、華語認同等方面的知識基礎💁♀️,部分學者也形成了較穩定的核心作者群。
3 華語研究展望
基於CiteSpace軟件的文獻計量分析結果💋,沈索超對未來的華語研究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更新研究理念,擴大研究視野,從多學科角度開展研究;同時🧏🏻♀️,要深化理論研究,做好頂層設計♊️,努力提升話語權;此外🥷🏼,要提升研究層次,擴大研究隊伍,鼓勵華文機構和華語教師參與研究,不斷提升全球華人的凝聚力✊。
講座結束後,沈索超結合自身的學術研究經驗和國際中文教育工作經歷😍,就華語研究中的核心概念理解👨🚒👳🏽♂️、質性分析設計、領域最新動態和跨學科發展等在線聽眾熱切關註的話題提供了具有建設性的看法和建議,與會師生均表示獲益良多。